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系列报道 (七) 东安:种粮大户开启“抢地大战” 待改农田被预约
2023-04-25 16:10:2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璐 | 作者:付勇 秦浩 唐游光 丁俐榕 邓卓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78

新湖南客户端4月25日讯(通讯员 付勇 秦浩 唐游光 丁俐榕 邓卓)高标准农田计划建设亩数,到了交付日期,大概完成了一半,这让村党支部书记周斌发愁,他得怎么向村民交代呢?村民的种粮意愿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呢?然而在摸排村民种粮意愿的过程中,这事儿发生了反转,到底咋回事儿?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
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验收,没能完整收官,这会不会影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呢?西江桥村党支部书记周斌心里七上八下。经过几轮摸排,小农户和种粮大户的种粮意愿,让周斌悬着的心,暂时有了着落。

在田块验收环节,不少村民到现场“监工”。改造后的农田,耕作层平均深度达到26厘米左右,水渠建设让农田旱能灌、涝能排,机耕道解决了农资到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,为了增加土壤肥力,当地农业部门免费给改造地块,每亩增施600斤有机肥。村集体还成立了合作社,采购插秧机等配套设备,为农户提供代耕、代插等服务,这些便利的耕作条件,让眼见为实的村民动了心。正当村民们还在琢磨,今年要种多少亩地的时候,种粮大户李民华,当机立断,早早地和村里签订了流转协议,以每亩300元的价格,流转了330亩地。

“没事就天天到这里看一下因为搞得好,就可以了跟支书打电话打了不低于20次,这边一片地(验收)下来就400多(亩)我全部想要,他(村支书)又不给那么多了,我说你不给我我抢要抢100亩,那边还有200多亩。”东安县芦洪市镇西江桥村种粮大户李民华说。

让村支书周斌喜出望外的是,像李民华一样主动找他流转高标准农田的种粮大户有七八个,眼下,“抢地大战”在村里打响,周斌开始盘算,怎么给大户们分配流转土地的亩数。

“在没改之前我是找着老百姓去种田,但是我们改了以后现在老百姓找着我要田种。这是我感觉到比较可喜的地方,现在我们村里面我们开了会,哪些愿意种田的,首先在我们村里来报备,从先到后的原则然后再考虑到种植户的种植水平,我改好的田我不可能砸在他们手里,跟他们这个均衡的分配一下 ,没种到田的肯定心里不太舒服是吧。我们给他预留了,下半年以后全部改好以后,能保证大家大家有田种。”东安县芦洪市镇西江桥村党支部书记周斌介绍道。

抢占先机的李民华,成为村里首个在高标准农田种水稻的农户,采用机械插秧,六台机械同步作业,两天时间就能完成了330亩地的早稻插秧。

“300多亩地如果(以前)用人工插上,一天100个人插至少要插6天才能插完,人工费100元一天总体费用是人工的工资要6万元,现在机械插秧一亩地70(元)多一点,300亩就是2万多元钱那么可以节省4万元钱。”东安县西江桥村种粮大户李民华说。

这一轮“抢地大战”,几家欢喜,几家愁,种粮大户周兴学,从农田改造之初,就开始盘算“良田”的收益,不过,因为观望时间太久,他错失了今年流转高标准农田的机会。现在,只能看着其他种粮大户组织机械在田里插秧。

改造后的农田,在村里有了紧俏的市场,不过,为了保障(满足)小农户的种田需求,村里在与种粮大户签订流转协议之前,预留了一百亩农田,分配给有意愿种地的小农户。

“我今年52岁了,早几年在外面打工,这两年就在家里,因为上有老下有小,自己家里有6 7亩地(田) ,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费用就贵,没有敢多种,现在改成大田以后,都是一片一片的种了,机械化便宜,水利方面要好一点,交通也方便一点了,成本低 自己收入高 ,人家都愿意做种了,今年加十五六亩田,计划全部要种双季稻的。”东安县芦洪市镇西江桥村村民肖国良说。

目前,当地正抓紧调配农资及农机,确保3000亩农田,应种尽种。

责编:何璐

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